今年,漢諾威工業博覽會HANNOVER MESSE 2018與德國漢諾威物流展CeMAT 2018手拉手組團亮相。
今年,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涵蓋集成自動化與動力傳動技術展、數字化工廠展、能源展、工業供給展和研究與技術展的五大專題展會,將對制造和能源系統的數字化進行全方位描述。
今年,來自70個國家和地區的約7,500家參展企業“花樣”展示其各項尖端技術與產品,通過一個個案例高度剖析“工業4.0”給予各產業的惠利;80個國家和地區的265,000名觀眾將參加本次展會。
今年,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的合作伙伴國為墨西哥。
德國當地時間4月23日,一年一度的工業“奧斯卡奧運會”——2018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(HANNOVER MESSE)在德國漢諾威市的漢諾威展覽中心正式拉開帷幕。前一天下午,工控小瀅就探營漢諾威,靠著“11路車”狂奔了11個展館。(請叫我“小飛人”)。
雙“11”溜一圈的“速讀”與展會第一天的“體驗”,本屆漢諾威給小編的第一印象是三個字母:C、I、D,即Cooperation(合作)、Intelligence(智能)、Digitization(數字化),而這些都透過“集成工業——連接與協作”的展會主題一一呈現出來。
Cooperation持久彌新。從去年的“產業集成——創造價值”到今年“集成工業——連接與協作”,合作愈加細化且緊密。
工業4.0之所以與平臺經濟密切相關,其中最重要的關聯點是數字化工廠。在數字化工廠展中,處處可見強強聯手,中西合璧,成果豐碩。